平時我自己上網搜尋資料就還蠻喜歡看 告別中國 的
因為可以一網打盡真的是太方便!!!!!
就算沒買過肯定逛過聽過看過 告別中國 吧!!!
告別中國 功能:
告別中國 描述:
- 出版日:1060801
- ISBN:9789868918122
- 語言:中文繁體
- 裝訂方式:平裝
內容簡介
To the Heart of China
A Journey of love from Father&Son
《告別中國》2011年出版,在「高鐵世紀」篇章中,大膽提出中國軸線反轉的新世紀中國藍圖想像。2013年,習近平高唱「一帶一路」,時間十分巧合。
中國夢是中國歷史的惡夢,也是中國和世界最大的阻隔。中國夢的核心價值是我大你小,我贏你輸。中國再大也容不下自己的自大。
中國夢要能成功,核心價值需和世紀的普世價值接軌,這個先期工程,中國至今還沒開始啟動。就這個歷史觀點,中國夢落後美國夢超過兩百五十年以上。
創造型的國家才能領導,或是統治世界。這是海權興起,國際密切交會後的五百年歷史事實。西班牙,荷蘭,大英帝國,美國都是如此。思想和科技的創造性,決定一個國家能否領導世界的命運。
思想和科技的發達,地球已經進入多中心化,去中心化的世紀。自以為「中」,只會以世為敵。「告別中國」要先告別的是「中」。
作者簡介
目錄
4自序
10序篇 一次特別的畢業旅行
第一篇 歷史中國
18 下一個世界霸權?
26 落後就該挨打
34 其實亡國三百六十五年
40 姊妹酒店和掃街車
52 隨時記得百分比
56 海馬,迅猛龍,老山羊
63 蹓躂奇蹟
71 遠東的擴張之路
76 美女與白鯨
第二篇 悲情中國
82 二十六元女服務員
86 不抵抗將軍
91 東北的大廁所
95 大院情結
100 阿六仔的國民素質
104 台商的希望戰場
110 中國之水哪裡來?
117 中智讀台大,上智讀北大
122 下崗妹,別流淚
129 台灣的難兄難弟:大連
第三篇 思想中國
138 甲午戰爭這一課
144 我們歡迎台灣同胞
151 到青島別忘了喝啤酒
160 青島看見台灣路
164 毛澤東紀念館
169 嶗山上的中台婚姻大事
176 遊學團和call in節目鼻祖
183 飛進東方明珠
189 「改革外包」有理
第四篇 濃縮中國
198 三合一基因
202 從「上海幫」到官場現形記
208 韓寒現象與楊佳事件
214 「大」魔咒下的蟻族
222 「改革開放」美國出品
228 上海世界博覽會
236 就是要找妳按摩
第五篇 台灣與中國
244 香港富二代朋友
252 交通安全,天下太平
256 雙贏的平衡
260 開放,爭鳴到前哨
265 阿爸的股票講座
269 國際優良品牌:台灣
276 父親的幸福和光榮
282 後記
內容試閱
16中國之水哪裡來?
中國,難說。中國人,難做。當代繼承前代的折磨。
長江早已變「黃河」。這「常識」無消多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也變成假的。黃河從西元一九七○年代開始出現斷流,不能入海。一九八○年代中期後,年年斷流。一九九 ○ 年代後期,斷流從每年超過一百天到超過兩百天,常常連出海的山東省都流不到。北京最大的永定河已經斷流。河道有的變成小池塘,有的闢為高爾夫球場。「燕京八景」的「盧溝曉月」用人工蓄水撐場。
「經濟掛帥」讓中國水荒更嚴重。一般說來,城市人口的每人平均用水量約是農村人口的三倍。概略計算:中國剛開放時,人口約十億,八億在農村,兩億在城鎮。現在人口十三億,以城市七億,農村六億算,光是人口增加和移動,中國總需水量就得倍增。
城市人口從兩億到七億,用水量激增兩倍半,水源不增反減,中國城市每年缺水量相當於約三年的用水量。首都北京就是這樣。溫室效應雪上加霜。北京連續九年乾旱。「南水北調」工程開動,準備從長江調水支援。目前只能大幅提高水費,「以價制量」。首都鬧水荒,其他的中國城市就可想像。
農村的水荒更嚴重。根據中國官方的認知,同樣的用水量,工業用水是農業用水產值的七十倍。灌溉用水當然被優先挪用,支援城鎮的工業和民生用水。農民沒水就抽地下水。幾萬口井抽乾,只能當地窖或冰箱。大河斷流,小河不流,湖泊消失,井水乾涸,地下水位下降。許多水庫都已退出民生用水的供應系統。中國本來就是聯合國定義的「缺水國家」。人口約占世界二十一%,水資源擁有率只有約七%。經濟成長更激化水荒。
不但缺水,還患不均。華北地區擁有全國三分之一人口,水資源只有約六%。西部地區缺水更緊張。民生用水告急,灌溉用水何來?「三峽大壩」儘管對解決全中國的水荒估計貢獻不大,但不建不行,哪有甚麼破壞生態不生態好討論的。這就是中國面對水荒的艱難。
「對世界而言,中國的嚴重缺水才是全球最大的和平威脅。」我對大兒子說。以沿海富庶的山東省為例,山東是中國玉米和小麥的主要產地。黃河不捧場,中國是不是要缺糧?不只山東,全中國的農田已經許多變成旱田,看天吃飯。水已經不夠用,有的水還不能用。工業廢水污染,重金屬污染,「腐水」,「毒水」的情況擴散中,耕種和養殖都深受影響。缺水就會缺糧,缺糧就會到國際糧食市場搶,國際糧價會上漲。現在不就有「黃小玉現象」?黃豆,小麥和玉米的價格飆漲。綠豆在中國一年漲一倍。中國經濟成長有足夠的外匯不斷地向外國買糧。但是,全球「貧窮線」以下的十三億人口將吃甚麼?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 N I C )早已投入大筆預算,研究中國未來的糧食供應。日本的農業專家也早就進行這項可能的危機研究。美國更利用間諜衛星,估算中國的種植面積,建立模型分析中國各河川的缺水前景。
「我在日本認識的上海留學生說,他們上海的水分三種,喝的,煮的,洗的。我不懂為什麼。原來是鬧水荒。」大兒子說。上海的水來自黃浦江,水質太差。長江水的替換計畫陸續完成中。
「中國不是天天都在鬧水災,怎麼會缺水?」大兒子問。天天是強調誇張,但中國鬧水災確實很正常。一路旅行,水災的新聞就沒斷。在哈爾濱和瀋陽頂著太陽,南方鬧水災。中國太大,水災太多。要說哪個?說這個,漏那個。不妨總的說。
西元一九九八年,「中國九八大洪水」。根據中國水利部資料,二十九個省市受災。
中部的長江流域,南方...
相關 告別中國 商品推薦